查看原文
其他

如果事情不对,那是激励不够

2018-01-23 张辉 辉哥奇谭

我们以前有一个吃饭的群,大家隔段时间就会约着一起聚餐,但是时间一长,聚餐的机会就少了。我分析了一下,发现很重要的原因在于:基本上都是我请客。按理说我是很喜欢请客的,每次不同的朋友聚会都是主动掏钱。平时花钱的时候,2000以内的买单基本不会想太多。但为何这个聚餐群没有延续?

我想其中主要原因还在于:同一群人吃饭,但每次都是一个人请客。虽然他不太在意钱,但有人的地方总是少不了比较,中国的古话「不患寡而患不均」说的就是这种心态。「为什么总是我请客?」这样的话会不时的出现在自己的内心。这样的心理活动多了,对于召集大家吃饭这件事情,就没有那么上心了。慢慢的淡了,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。这是一种「负向激励」的例子。(改进的方法是轮流请客、AA制或者AB制)。

最近我尝试拉顺风车,我的筛选条件包括顺路程度,出发时间,对方是否是女生,是否是「美女」等。是不是有很多打车费并不在意,尤其讨厌为了更多的钱去选择拼车。

但是我发现,起初为了路上聊天这样的社交目的,如果背后没有金钱的刺激也不行。按理说,平时吃顿饭3、5百的人,根本不应该被每次30元左右的打车费刺激,但实际体验中发现与预想的不同。

我问过自己,如果对方是「美女」,自己是否愿意「免费」搭乘。在没有拉顺风车之前这个答案当然是Yes。但是实际呢?首先没有那么多美女美到让你对其他因素不考虑,此外,顺风路上的交流都是顺风交流,来的快,去的也快。有一些人比较沉默,不喜欢聊天;还有更多的人,虽然评论中说是「美女」,但一上车发现泯然众人。哈哈哈,真不知道这些顺风司机的审美观为什么这么低。在这些情况下,很少会有人选择「免费」搭乘。

所以,在抛掉好奇、聊天、社交之外的其他因素之外,「金钱」竟然成了顺风车的一大重要激励。如果滴滴开通的顺风车都是免费搭乘,请问还有那么多司机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吗?

所以,在滴滴顺风车的场景内,原本以为占重要因素的「社交」反倒变成了次要的因素,而「顺手可得」、「不拿白不拿」的金钱反倒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激励因素。心理学上有一个原理:失去100元钱带来的痛苦远比得到100元奖金带来的快乐大很多。而这种「顺手可得」的车资,如果不拿,就如同失去了30元这样的痛苦程度。 所以在这里,顺风车的车费对顺风司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「正向激励」,是维系顺风车运营的关键机制。

那么除了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,是否有0激励?在我看来,只有两种激励,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。0激励就是负向激励。大家如果有养宠物的习惯,或者去动物园看驯兽的经验,你会发现一个共性。当宠物主人或者动物培训员希望该宠物(动物)养成某种习惯时,Ta会在它做出正确的反应比如「握手」之后给它一点美味。这就是用正向激励去刺激它养成这种习惯。

如果留心的话,激励的作用是无处不在的,无论是组织、企业还是家庭。激励也是无时不在的,无论你在网上购物、线下消费还是坐飞机。没有激励,就不会有习惯养成;没有激励,也不会让你的预期成真;一个企业如果出现组织涣散,战斗力不强,大家磨洋工,核心员工离职率高的情况,很有可能是激励机制有问题。这样的情况在一些转型期的大型国企曾经出现过。

一个苏联工人说:「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,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的工作。」寥寥数语道明了缺位的激励机制带来的恶果。

当然,组织的归组织,个人的归个人。我们自己需要注意的有几点:

  1. 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这种「激励」出现的时机和作用(比如降价促销对购物意愿的影响)。

  2. 注意正确对待「激励」,避免因为一些获得「小激励」而做出错误决策。

  3. 学会利用「激励」去刺激自己养成好习惯,比如坚持跑步,写作和保证睡眠等。

  4. 学会识别组织和公司的激励措施,选择有合理激励机制的平台栖身。

当你理解「激励机制」,你就会自然明白,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「应该的」和「必须的」。所有你期待别人额外(超出生存本能)做到的事情都需要施以正确的激励。当你关心的人动力不足时,你需要去检查一下激励机制是否到位。

自觉已死,激励永生。这才是人性,臣服于人性,这是唯一合理的选择。


参考文章:怎样才能「按时睡觉」?

前一篇文章:再见,2018年

365天,每天坚持写作之23/365,爱上你的每一天!

我在「知识星球」(原来的「小密圈」)记录我每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,这里已经汇聚1000多位朋友,请和我们在2018年共同成长:记录、分享、互助和共庆。

回复「知识星球」了解如何加入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